科研论文发表在核试验场(图)

产品关键字:
奔波在实验一线。凡是重要实验,他都亲临现场,拍摄实验现象,记录实验数据。”林俊德的学生张博士告诉笔者。

  有时刚做完实验,有害气体还没散尽,林俊德就手持相机出现在实验现场。为了找到一个好角度,他经常趴在地上拍摄。有次实验,74岁高龄的他由于专注拍摄,被轨道绊倒在地上,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。大家让他包扎一下,他却笑着说,没事没事,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。

  一次在室外对炸药进行抽检,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。正当大家考虑如何处理时,林俊德在对讲机里大声喊道:“你们都不要动,这事交给我来弄”。说完走上前去,接近炸药放置点时,他又转过头来,对跟在后面的人说,趴下,不要抬头,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,冷静地排除了险情。

  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难关,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一群博士硕士,经常在临时简易的实验地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,冬天寒冷刺骨,夏天闷热炙烤,一干就是300多天,经常一身土一身泥,被同事笑称为“民工院士”。

  林俊德的科研词典里容不得“将就”、“差不多”、“应该是”这样的词汇。

  凡是实验中的关键环节,他都精细把关,特别是核心仪器设备,坚持全程在车间督导生产,当产品精度达不到要求时,就亲自动手反复修正完善,直到设计允许公差的最小值。

  2007年,他的学生唐博士打算做一个钢丝网筒装置。研制过程中,究竟用一毫米还是两毫米的钢丝,中间留多大空隙,林俊德都亲自过问,并到市场调研,比较哪家的钢丝质量更好。“搞科学研究就要一丝不苟,差一毫米都不行。”林俊德叮嘱唐博士。

  简便实用、讲求实效,是林俊德一贯倡导的科研理念。他常对学生说:“科学就是使人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。”

  为解决实验所用铅皮,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,像擀饺子皮一样,把1毫米的铅皮擀成了符合实验需要的0.2毫米;

  为标定声靶自动检测实验各个传感器的性能,他发明设计了用两根铜丝做成的电火花发生器;

  为寻找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,他出差回来背着当地用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,锯开分析它的密度和硬度;

  就连戈壁荒漠上的沙子,也被他“点石成金”,用作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,不仅解决了一大技术难题,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经费。

  这些发明创造看似简单,却彰显着林俊德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把握。

  “院士不可能样样都懂,样样都精”

  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、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,这是林俊德的“
Copyright 2006-2018 空压机 http://www.wuyoukongyaji.com.cn 陕ICP备07506803号
联系电话:029-81611456 qq:171800262 EMAIL:171800262@qq.com